面对孙权严整的军队,魏武帝不禁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的确,在三国鼎立的那段时间,凭借区区江东之地,与北方的曹丞相较量过,与西边的诸葛亮丞相斗争过,能保住父亲与哥哥留下来的土地,后来竟然还能登基成为皇帝,吴大帝孙权果然没有对不起这句评语。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晚年的孙权似乎出现了某些问题,开始疑神疑鬼,脾气十分暴躁。
关于孙权脾气变化的这个问题,感受最深的恐怕是当年打败蜀汉昭烈帝刘备的陆逊了--想当年,孙权将所有的军队全部交给陆逊,就像当年燕昭王信任昌国君乐毅那样。
结果陆逊也不负所望,打败了刘备的数十万大军,使得西蜀的精锐几乎全部命丧荆州,西部从此再无威胁,而北方的曹魏政权也因此对东吴颇为忌惮,不敢轻易南下。
【资料图】
而在孙权的晚年,陆逊似乎失去了他的信任,常常因为一些琐屑小事而训斥陆逊,使得已经成为丞相的陆逊十分难堪。最后,因为陆逊在孙权继承人之争的问题提出公道的意见。
认为应该将太子孙和作为他的继承人,这样能减少国内的纠纷,结果孙权以为他越俎代庖,有不轨之心,故大加斥责,陆逊一时气愤,便撒手人寰了。
有些时候,如果君王一意孤行,可能做臣子的人只能默默忍受,即便是一心为公,或许即便是死了也要身披恶名。本来,陆逊也会面临如此尴尬得结局,如果他没有一个优秀的儿子的话。
陆逊死后,孙权找来他的儿子陆抗,询问陆逊在之前争嫡一事中所起的作用,一共问了二十个相关的问题,陆抗不卑不亢,条分缕析,给狐疑的孙权留下了极佳的影响,也让孙权因为之前苛待他的老臣而产生了一丝悔意。
之后,陆抗担任军职,视麾下的士兵如同家人,绝不克扣军饷,喝"兵血",又严肃军纪,绝不骚扰百姓,使得吴国的军民大为佩服。
后来他与诸葛恪换防,他不像其他将领那样毁坏军营,不让后来之人坐享其成,而是直接带着人走了,诸葛恪进入他的军营的时候发现军营就像是新的那样,设施十分齐全,令他极其惭愧--因为诸葛恪遵循常例,破坏了原有的军营。
一系列公忠体国、无私奉公的行为让吴国的百姓似乎再次见到了当年风采非凡的大都督陆逊,已经是垂垂老矣的孙权意识到了先前的大错--有如此的儿子,又怎么会有居心不正的父亲呢?
于是,差不多在临死前,近乎道歉地对陆抗说:"以前我听信了谗言,跟你父亲的君臣之谊无法善终,对你也不公平,现在你把我以前问责的书信都烧了吧,千万不要让别人看见。"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能够让一位君主向臣子道歉,追悔以往的过失,如果不是臣子能力非凡,道德高尚,又怎么可能呢?自古以来,一个家族能出现一位杰出的人物很简单,但要想像陆家那样能够接连出现人杰,恐怕是不易得的。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