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汇·第三届“北京大工匠”|于仁文:让“吃出健康”从理想照进现实

时间 : 2023-08-01 10:55:11 来源 : 中工网

“27年,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坚守基层工作岗位,一心一意把营养配餐工作做好、做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营养师于仁文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着自己的工作,而其背后,却是27年的坚守,诠释着工匠精神深植岗位一线的不简单。

坚守军人本色 部队卫生员变身医院营养师

“我曾是野战部队的一名基层卫生员,这让我有机会接触和学习疾病及营养康复知识。”于仁文告诉记者,随着国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饮食得到明显改善,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人因为长期的不健康膳食习惯吃出的诸如超重、肥胖和营养代谢性慢病等问题。于是,于仁文从零开始系统学习营养学,积极参与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决定把“营养配餐”当作成长发展的事业方向,让大家重新认识“吃”的学问,真正能够“吃出健康”。


(资料图)

期间,于仁文不仅到大学课堂学习营养理论,还跟着单位厨师学习烹饪。坚信合理膳食能够“吃出健康”“吃出战斗力”的他,积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用科学合理的营养配餐帮助住院患者进行康复,还经常为部队官兵指导训练时的饮食营养,为部队官兵的健康保驾护航。

于仁文曾多次保障部队重大演习和活动,不仅为一线官兵提供针对高强度训练的营养膳食保障,还担任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老兵方队专职营养师,为参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各方队制定营养膳食方案。

2017年,作为驻马里和南苏丹维和部队暴恐袭击重伤员住院治疗康复时期的专职营养师,于仁文每天亲自指导厨师和配膳员精心制作治疗饮食,根据重伤员的伤情及时调整饮食方案,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为了让伤病员顺利康复出院,他一个多月没回家。

退出现役后,于仁文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从事营养工作。他始终保持着能打硬仗的军人作风,在工作中接受一个又一个挑战。为了把本职工作做得更专业,在从事临床营养工作后,于仁文又考取了食品和临床两个专业的学历,通过了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考核,以及国家卫生系统“临床营养师”“一级健康管理师”“一级公共营养师”的考核。

27年间,于仁文每天的学习时间都在4个小时以上,并整合相关的专业知识,助力临床营养保障工作,为门诊、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科普、制定术前术后膳食营养方案、创新和改良临床营养餐。

营养师要懂烹饪 坚持把厨房当成“主战场”

“化验单显示,您的血糖控制很不理想,对于饮食一定要多加注意呀。”看完糖尿病患者的化验单,于仁文现场为其搭配出3天的营养餐,内容详细到每天每餐摄入各种食物的准确克重,以及食物的烹饪方式。

“面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制作符合患者健康需求的营养食谱,需要经过缜密的能量计算和科学营养搭配。”于仁文说。20多年坚守岗位一线,烂熟于心的应用营养学知识储备,让他面对病患时总能从容应对、贴心关怀。在他心里有一块块符合不同人群的“配餐模板”,每当他询问病例和生活习惯后,总能迅速给出最优营养配餐食谱,“吃出健康”便从理想照进了现实。

于仁文告诉记者,除了营养科的营养咨询门诊外,他还积极参与到各科室的营养会诊和营养餐厅治疗饮食方案的制订,一切都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加快临床患者的康复。

“无论是营养师还是厨师,都需要学习营养配餐,通过一日三餐把营养落到实处。”这是当年于仁文的恩师、军队第一代营养学专家李瑞芬主任常常说的一句话。拿着手中新鲜的食材,于仁文告诉记者,再有营养的食物到了厨师手里,如果不懂得科学配餐、合理烹饪,最终有可能得到的食物并不是真正健康的,所以和厨师的沟通非常重要。

多年来,于仁文深入餐厅熟悉配餐和烹饪流程,将营养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他创新菜品搭配,优化烹饪方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科学膳食、营养配餐扎根厨房。

每当于仁文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的营养餐厅,忙碌的厨师、配餐员都像接受检阅一样紧张。“生怕哪一点没做好,让专家挑出毛病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餐厅里每天的营养配餐情况,都是严格按照营养科给予的方案进行操作的,无论是食材的选择还是烹饪方式,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科学膳食、营养健康的需求。

在面点厨房中,牛奶馒头、紫薯花卷、豆沙佛手、海带面等各类外形美观、营养丰富的主食出锅后,香味扑鼻。“这都是按照我研发的配方制作的。”于仁文骄傲地告诉记者,为了丰富膳食营养,多年前,他创新尝试将海带磨浆加入到面条制作当中,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口味多样的治疗膳食,这一创新尝试不仅改善了主食的口感,更增加了丰富的膳食纤维,减少了精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让患者增强饱腹感的同时,更容易控制餐后血糖。

倡导科学膳食 积极普及营养配餐知识

“作为一名营养师,我们不仅要在工作中进行科学的营养配餐指导,也要把‘科学膳食,合理营养’的理念传输给更多人。”于仁文坚信营养师应从科学理论出发指导公众日常饮食生活,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把正确的营养配餐理念传送给千家万户,预防和减少病从口入,从而减少中国的肥胖和慢性病发病率。

“吃饱,更要吃好。吃得健康,才是我们对于营养配餐的终极目标。”于仁文从不吝啬分享自己所学,他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宣传科学膳食和营养配餐的相关知识。为此,于仁文无数次走进医院、社区、学校、养老机构,精心准备科普内容、丰富科普形式,希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科学营养配餐。

在工作中,于仁文常常面对各种老年慢性病,有的老人咀嚼吞咽困难,有的老人消化不好,有的老人排便有问题……他都会根据患者的疾病特征,调整膳食营养方案,指导厨房优化配餐,并在烹饪方式上给予意见和建议。

除此之外,于仁文还为全市110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营养师、校园厨房提供营养专业指导。他说:“我们要明确中小学生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需要重点补充哪些营养素,要着重控制哪些食物。在校就餐时,哪些营养素不容易摄入充足,就建议家长在早晚餐为孩子着重补充。”在给予学校食堂营养配餐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于仁文会配合学校,将营养配餐知识普及给更多学生和家长,助力家校联合守护孩子们的营养健康。

作为一名有长年营养配餐工作经验的营养师,于仁文不仅积极为基层部队、干休所做健康科普,还应国家卫健委邀请参与编著2019年《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20年《中国糖尿病健康管理规范》、2023年《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和《老年健康指导手册》。此外,他还参与编写国家开放大学《营养与老年膳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等专业书籍,并且在《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糖尿病之友》等30多个报刊杂志上发表科普文章600多篇,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职场健康课》,北京卫视《养生堂》,中央广播电台《老年之声》等诸多广播电视栏目中为全国公众做健康饮食科普。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如何让关乎健康的网络谣言失去生存土壤?对此,于仁文深感责任重大。他说,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健康膳食习惯是日积月累的养成,建议大家相信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从另一角度而言,因为术业有专攻,营养师也应该多参与到公众科普中,为公众提供更专业的营养健康指导。

人物档案:

于仁文,注册营养师,临床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常务理事,北京营养师协会常务理事。擅长对老年营养不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痛风等疾病,以及孕产期、学生等特殊群体制定个性化的营养配餐方案。2023年,于仁文被选树为第三届“北京大工匠”。

(劳动午报记者 王路曼/文 孙妍/摄)

来源:中工网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热门文章